2010-17 樓蘭故城遺址(T)
發(fā)行時間 2010年7月3日
全套2枚 面值2.40元
(2-1)1.20元 佛 塔 989.94萬枚
(2-2)1.20元 三間房 989.94萬枚
郵票規(guī)格 50×30毫米
郵票版別 膠印版
齒孔度數(shù) 13度
整張規(guī)格 230×170毫米
整張枚數(shù) 16枚(4×4)
發(fā)行量 989.94萬套
郵票設計 姜偉杰
印刷廠 河南省郵電印刷廠
最新交易平均價格參考3元
“樓蘭”一詞最早見于《史記》,為古代西域三十六國之一。其國名、都城皆稱“樓蘭”。國都樓蘭城(遺址在今中國新疆羅布泊西北岸)。西南通且末、精絕、拘 彌、于闐,北通車師,西北通焉耆,東當白龍堆,通敦煌,扼絲綢之路的要沖。國人屬印歐人種。漢武帝初通西域,使者往來都經(jīng)過樓蘭。樓蘭屢次替匈奴當耳目, 并攻劫西漢使者。元封三年(前108),漢派兵討樓蘭,俘獲其王。樓蘭既降漢,又遭匈奴的攻擊,于是分遣侍子,向兩面稱臣。后匈奴侍子安歸立為樓蘭王,遂 親匈奴。王弟尉屠耆降漢,將情況報告漢朝。昭帝元鳳四年(前77),漢遣傅介子到樓蘭,刺殺安歸,立尉屠耆為王,改國名為鄯善,遷都扜泥城(今新疆若羌附 近)。其后漢政府常遣吏卒在樓蘭城故地屯田,自玉門關至樓蘭,沿途設置烽燧亭障。魏晉及前涼時期,樓蘭城成為西域長史治所。距今約1600年前樓蘭國消失,只留下處古城遺跡。樓蘭國的遠古歷史至今尚不清楚。
2010年是樓蘭故城遺址發(fā)現(xiàn)110周年,7月3日,中國郵政發(fā)行2010-17《樓蘭故城遺址》特種郵票,于方寸之間記錄樓蘭古老文化,傳承巴州現(xiàn)代文明。該票一套二枚,面值均為1.20元,采用連印形式,整版8套16枚,并采取防偽紙張、防偽油墨、異形齒孔、熒光噴碼等防偽技術,展示了佛塔和三間房兩個重要文物景點。
國家重點保護文物單位——樓蘭故城遺址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(qū)若羌縣孔雀河下游、羅布泊西北方,是我國漢、魏、西晉時期的古城遺址。樓蘭曾是絲綢之路上 的南北貫通、東西交匯的重要交通樞紐,我國古代西部對外開放最繁華的商城,被世界稱為“沙漠中的龐貝”。但這個在西域歷史上曾經(jīng)顯赫一時的王國,卻莫名地 消失在歷史長河之中,她的消失被世人稱為“曠世之憾”。1900年3月,著名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的助手在經(jīng)歷了沙漠狂風后首次發(fā)現(xiàn)了樓蘭古城,第二年斯文 赫定抵達這神秘城堡,發(fā)掘不少文物,經(jīng)研究后斷定,這座古城就是消失多時的古樓蘭城。1979~1989年,我國先后多次組隊進入羅布荒漠調(diào)查樓蘭故城。 樓蘭故城遺址的發(fā)現(xiàn)為了解中原王朝與西域古國的關系,研究東西文化交流和絲綢之路提供了極其珍貴的資料。
個39《和平鴿》
發(fā)行時間2015年7月3日
全套1枚 面值1.20元
郵票規(guī)格 36×36毫米
附票規(guī)格 36×36毫米
郵票版別 膠印版
齒孔度數(shù) 13.5度
防偽方式 防偽紙張、防偽油墨
郵票設計 李志宏
責任編輯 陳靜芝
印刷廠 北京郵票廠
為更好地配合中國人民抗日戰(zhàn)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(zhàn)爭勝利七十周年活動,《和平鴿》個性化服務專用郵票的郵票圖案中增印了“中國人民抗日戰(zhàn)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(zhàn)爭勝利七十周年”字樣。自2016年1月1日始,在該個性化郵票服務業(yè)務中,上述增印的字樣將被刪減。